电价调整将对用电市场带来什么
但是,产能过剩叠加同质化竞争往往会给光伏产业以沉重的打击。
过剩集中在行业爆发期疯狂扩产的部分P型产能、原有落后产能以及没有技术沉淀的新玩家的劣质产能上。供需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剪刀差。
如得出2023年预计全球N型单晶硅片装机需求量为106.7GW,则中国N型单晶硅片的装机需求量为39.6GW。出清完成后,头部的集中度会产生更多变化。新势力搅局行业产能出清时,有大量的公司不断死去,但也有颇具实力的新星冉冉升起。在今年四五月份一波回升后,到了五月下旬,多数企业仍计划在原80%-90%开工率基础上减产。如开工率基数太低,致使以量换价的效果大打折扣,以量换价的策略将几近无效。
自从2021年进入新一轮爆发期之后,热钱涌入。推进行业洗牌面对产能过剩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价格下跌,厂商们惯用的操作是以量补价调节产能。7月16日12时30分,陕西光伏发电电力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50.95万千瓦,比历史最大值增长5.41%,占当时电网用电负荷的37%;光伏日发电量达到0.89亿千瓦时,比历史最大值增长4.8%
电力、电量均为今年第7次创新高。为保持新能源较高利用水平,国网陕西电力提升外送能力,统筹考虑省内及省间、优先发电与市场化交易、中长期与现货等各方面的有序衔接,促进陕西能源资源大范围配置,积极开展月度、月内增量交易,不断扩大省间交易规模,服务全国统一电量市场建设,通过市场手段统筹能源电力发展和节能减碳目标实现。今年以来,陕西省新能源发电增长态势良好,陕西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3.75%、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9%,预计全年新能源发电量将达到430亿千瓦时,同比去年增长约20%。7月16日12时30分,陕西光伏发电电力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50.95万千瓦,比历史最大值增长5.41%,占当时电网用电负荷的37%;光伏日发电量达到0.89亿千瓦时,比历史最大值增长4.8%。
为保障新能源较大规模并网,国网陕西电力开辟新能源配套电网建设绿色通道,按照应接尽接、先接后改、全网支撑的原则,加快实施适应新能源接入的各级电网网架完善方案和措施,为新能源规划、建设、并网等全流程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发挥大电网统一调度优势,全力强化新能源场站功率预测精度及机组涉网性能,提升新能源涉网安全水平
就当前已披露的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情况来看,TCL中环上半年净利润排在首位,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44.8-4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57%~60.42%;此外晶澳科技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为42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81%-187.95%;晶科能源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为36.6-4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38%- 348.58%;晶盛机电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为20.5222.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90%;阿特斯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为16.88-20.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0%-355%。2023年上半年,光伏市场表现震荡,龙头企业百亿投资,市场产能竞争加速;电池片主流技术路线变革,P型向N型转变;新能源股市波动、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下滑但就目前已公开披露的业绩预告情况来看,多数光伏相关上市公司业绩飘红,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包含光伏电池片、组件、支架、逆变器等企业,且利润情况均相对良好。晶科能源:7月14日晚间,晶科能源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36.6亿元-40.6亿元,同比增长304.38%-348.58%。
上半年结束,光伏市场年中成绩单颇受市场关注,近日已有多家光伏相关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P型PERC出货量4.84GW,N型TOPCon出货量6.56GW。阿特斯于2023年6月9日登陆科创板,核心业务是晶硅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与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一起组成了组件五巨头,2023年上半年组件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4GW,预计为2023年上半年组件出货排行第五名。21家企业,预计净利润合计235.43-265亿元目前,光伏资讯统计了21家光伏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根据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合计净利润预计235.43-265亿元。
对于业绩大增,晶科能源认为主要因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上升,同时N型先进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并积极应对供应链价格、汇率市场和国际贸易政策变化,使得公司2023年半年度收入和盈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清源股份:公司主营智能光伏跟踪器及其他光伏支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预计2023年1-6月业绩大幅上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亿元-1.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51.59%-321.91%。
阿特斯:受益于光伏行业的发展和公司的市场开拓,预计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1.56亿元至303.20亿元,同比上升22%至53%;计归母净利润为16.88亿元至20.74亿元,同比上升270%至355%。公司电池片出货量为11.4GW,同比增长181%。
受到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及原材料上涨的因素影响,市场上石英坩埚价格出现了普遍上涨,同时受下游客户硅片大尺寸化的影响,公司销售的大尺寸石英坩埚数量及占比不断增大,大尺寸石英坩埚价格较高,石英坩埚业务毛利率提高,带动公司经营业绩大幅增长。2023年上半年,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预计将超30GW,超越隆基绿能,占据2023年上半年组件出货榜首。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公告显示,一是公司在2022年下半年将原有汽车饰件业务置出并全面聚焦于光伏电池主业;二是报告期内光伏产业保持高增长,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电池技术升级迭代,公司率先行业实现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喜迎夏收,五家公司预告净利润增长上限或超300%欧晶科技:主营业务为石英坩埚产品,欧晶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3.85亿元-4.26亿元,同比增长318.05%-362.57%。钧达股份:7月13日,钧达股份发布2023年半年报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9-1.1亿元,同比增长230%~300%;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8.5亿元至10.5亿元,同比增长1330%-1670%01传统光伏大省,没有超级大项目隆基绿能公告信息显示,2022年4月1日,公司收到《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明确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用电价格的函》,取消公司在云南省享有的优惠电价政策和措施。
云南省的上述行动计划,落地执行得如何呢?今年7月,云南省政府召开投资云南系列活动,公布了今年前五个月经济数据,同时还披露光伏全产业链生态体系。项目两期将分别于2023年底、2025年底前完成。
宇泽半导体凭借什么当选独角兽的呢?首先,宇泽半导体的硅片产能规模超过拟上市企业美科股份,规划产能百GW以上,有望进入第一军团。宇泽两轮融资共计超20亿元,投后估值近百亿元。
天眼查显示,本轮投资方包括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财政部及工农中建交等总行发起)、金石投资(中信证券旗下私募)、国投创合(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厦门市产业引导基金等联合发起)、浙江海港产融(嘉实科技成员)、开投瀚润资本、楚雄市城乡投、尚欣资本(上汽旗下私募)、聚丰股权等。当时申请人地址显示为山西省五台县白家庄镇砂岩村。
2023年7月16日,阿特斯与呼和浩特市政府、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从产能结构上看,云南省硅片环节独大,组件环节几乎是空白。具体有多牛呢?只能说,和赶碳号之前介绍过的所有创业企业相比,宇泽的股东们可以说是已经到了光伏融资的天际线。对比2021年底和现在光伏各环节产能,就会发现:云南的硅棒、硅片环节产能仍然是成长最快的,分别增加了40GW拉棒、27GW切片。
根据公开数据,大概可以推测宇泽半导体的硅片产能或超过美科、双良、京运通;直逼弘元绿能(上机数控)。值得关注的是,该三年行动目标中,并未提到硅片产能。
第三,控股股东为闫洪嘉、闫勇兄弟,同样极富传奇色彩。2003年7月,闫洪嘉和闫勇在江苏成立了昆山云天电子有限公司。
按照投资合作协议,阿特斯计划在2027年底前,在海东零碳产业园区投资600亿元,该项目涉及光伏组件、光伏电池、单晶硅拉棒、坩埚等8个子项目。第五名,晶澳科技400亿项目落地内蒙古鄂尔多斯。
明冠新材公开资料显示:闫洪嘉,曾用名闫水云,1980年1月出生,山西忻州人,曾主持或参与了一种凹凸聚酯膜及其制备工艺、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等8项发明专利的研发工作。电池片和组件则分别增加了5GW和6.25GW。《云南省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行动目标明确为:力争到2024年,光伏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价值链条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打造形成具有较强协同效应的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组件+配套产业+光伏电站的光伏全产业链,建成一批零碳工厂、低碳园区,培育形成5家以上创新能力突出、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链主导企业,产业链加快向终端延伸,力争高效电池片产能达100GW/年以上、高效组件产能达20GW/年以上。青海、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新疆等地均有光伏超级大项目落地,江苏、四川等传统光伏强省亦斩获多个百亿项目。
根据《2022_2023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测算,单GW光伏硅片产能仅设备成本就过亿。但是今年3月17日,其官微信息显示:公司目前N型全尺寸硅片产能35GW,规划2023年底N型硅片产能将突破55GW。
当然这个结论不包括硅料,因为通威股份宣布在云南追加年产20万吨硅料项目,投资额约140亿元。第四名,隆基绿能452亿落地陕西。
头部光伏企业们动辄几百亿的超级投资大单,都与云南无关。这背后当然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